当年明月在,又照彩云归—— 专家型学生殷宪哲带给我们的思考
2014/7/7 8:52:21

当今真正喜欢研究历史的人不多了,而真正喜欢研究历史的青少年更是如凤毛麟角、少之又少。这里就有这样一名高中学生对历史情有独钟,他给我们带来的是惊喜,是振奋,更是期待。本文所定题目既想阐明历史在当代的光彩,又喻指《当年那些事儿》的作者石悦重现,可谓一语双关。——题记
一块璞玉的出现
2013年学校开始推进历史研究性学习活动,初衷是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阔视野、提升综合素养和能力。“有心插柳”也好,“无心插柳”也罢,慢慢地就出现了几个对历史特别痴迷的学生。
最初我们的目光对准的是研究性学习中外在表现特别突出的学生,如焦胜男、王铮、封娜等,他们不但在研究性学习中眼光敏锐、思维活跃,而且带动了自己所在的整个小组的积极性。同时,他们在课堂上也是“话霸”,展示时表现积极踊跃,因而历史学习成绩尤为突出。
殷宪哲最初给我们的印象一般,因为表现比较低调和木讷,甚至因课题研究进程缓慢而受到了历史老师的几次批评。而在课题研究结束前后,他却给我们带来了惊喜:积极主动地准备结题材料,学习成绩突飞猛进,课堂上也开始展现“学霸”的风采,还时不时地给大家说上几段历史,引起周围同学的无比敬仰和崇拜。
本学期期中前后,殷宪哲“圈内之事”渐为人知。通过历史老师、班主任和同学之口我们了解到他已经在历史研究中“小有成就”:在研究大量史料的基础上,写出了《一个傀儡的力量——汉献帝》《唐宋八大家之曾巩》《唐宋八大家之柳宗元》《古代佛学研究》《客家文化》等。其中《一个傀儡的力量——汉献帝》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的机关杂志《中国历史研究》上,《客家文化》发表在广东省社科院刊物《广东省史学文化研究》上。论文发表后,他接到了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科技大学的邀请,在他们学校的礼堂开办讲座。几千人的礼堂座无虚席,比他年长很多的大学生们洗耳恭听。讲座结束后,礼堂内掌声雷动,主办方还强烈要求他进行系列讲座。在这两个学校讲学的消息不胫而走,他又收到了南京师大、西北工业大学、四川大学、河北大学和安阳师范学院要求去讲学的邀请……
知道这些后,心中突然冒出这样一句话:自古英雄出少年!因为热爱,所以投入;因为单纯,所以散发出的是淳朴的光泽。
给他一个舞台,还我们一个精彩
本学期我校的研究性学习向纵深处发展,我们在原来一个学科组推进的基础上扩展到了六个学科组,研究的方向更加多元,同时增加了挖掘学生潜能、为有个性特长和才能的学生搭建成长平台的目标。
我们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四位指导教师协商后决定:鼓励学生进行展示,为历史研究方面的“小专家”举办系列“讲坛”,而且先从殷宪哲开始!向学校领导汇报后,得到了大力支持。于是我们开始筹备第一场讲座。
5月25日,泰安长城中学高一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汇聚教学楼一楼报告厅,聆听殷宪哲同学的讲座。此次讲座的主题是《唐宋八大家之曾巩》。殷宪哲同学先是从家庭氛围、个人爱好、学校研究性学习的推动和名师引导方面介绍了自己热爱历史、研究历史的概况,并说明了自己所取得的成绩。当听到他频频受邀赴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科技大学讲学和在《中国历史研究》等刊物上发表文章的介绍时,全场掌声雷动。接着,殷宪哲给现场全体师生讲述历史名人曾巩,他用生动的语言介绍了曾巩的人生经历,从深层次挖掘了人物成长与社会环境的关系,并以曾巩作为榜样教育大家用“乐观、释然、理性”的态度面对现实,恪守做人和为学的一些基本道理和原则。他用历史的眼光、文学的语言为大家营造了一个美丽而又深邃的时空,将原本枯燥无味的历史变得妙趣横生、精彩绝伦,引起全场师生的共鸣,场内时时响起热烈的掌声。
讲座结束后,学校王德海副校长即兴进行了精彩点评,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泰安长城中学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