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营造语文课堂教学的“亮点”
2013/4/15 15:39:49
本学期,在学校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有利形势下,我也在努力尝试并精心营造着自己的语文课堂教学,努力地使平静似水的课堂焕发出熠熠生机。在课堂教学中,我尝试了一些行之有效的“亮点”做法来营造语文课堂教学,从而,大大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现在,我总结一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编订和使用导学案,载体营造亮点
这次课堂教学改革,最基本的改革载体就是精心编订和使用导学案。说起导学案,这让学生和老师都感到耳目一新,为了发挥其最大的作用,我们都要精心地备课、编写、修订导学案,之后,再结合我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基础比较薄弱,学习能力和水平比较低,学习习惯不太好)对教研组内的导学案进行二次的微处理,我注重了基础知识和最基本的能力,使导学案的使用更给力。在使用导学案时,加强了知识的落实和方法的指导,在“课前、课堂、课后”三案中,都设计了相关的适合学生的适量的题目,让学生在这三个不同的学习阶段都要把各自的学习任务落实到实处,同时,还加强了语文学习方法的指导、规律的归纳和总结,当然,这点也要求学生以书面形式落实在导学案中。
比如,现在,我们正在学习《<史记>选修》,对于这种文言文的导学案,其内容包括:学习目标、重点难点、使用说明、方法指导,课前案,课堂案,课后案。课前案主要包括知识介绍(作者作品、写作背景、文学知识)、预习新知(字音、少量的重点词语解释)和预习疑惑。课堂案主要是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方法、规律的总结。表现为:(1)自主学习阶段:预习检测、梳理重要的文言知识点,其中往往是对文言知识进行规律的总结和方法的指导;(2)自主合作阶段:品读文本、分析人物。教师加强朗读指导,让学生通过朗读在理解掌握“言”的基础上进入到“文”的理解,进而分析人物形象。(3)合作探究阶段: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或进行深入探究、或进行拓展升华。这个环节往往是一节课的难点,需要学生进行讨论探究、教师适时点拨引导,方能达成目标。(4)学习小结:学生就本堂课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进行收获总结和反思。课后案主要是配合本堂课所设计的一些练习题,题量适中,重点是对文言知识点和重点文言语句的巩固。
像这样精心设计的导学案,真的让学生的学习充实起来,也让学生“忙”得不亦乐乎。导学案的使用,更能让学生对于繁琐的语文基础知识由“过耳湿”到“心中记”,不仅积累了知识,增强了能力,而且大大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学生获得自主权,权利营造亮点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这就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地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把时间和主动权还给学生,使课堂真正地成为学生的舞台。在实践中,我尽最大能力让学生充分“活动”,演好“主角”。比如,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思考、展示、演练;加强了学生的权力,给学生创设机会,让学生敢于“干事”,自主检测中的“我来当老师”就是让学生过足“老师瘾”;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需要老师帮忙的事情,我会及时伸出援助之手······
在进行戏剧教学时,主要采用“双演”式教学法,即让学生在理解剧中人物和矛盾冲突的基础上在课堂上进行初演和复演课本剧。这样的方式,使原本冗长枯燥的戏剧教学变得活泼有趣,剧中人物也变得活灵活现;学生扮演了剧中人物的角色,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增强了,参与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了。
总之,学生地位的提升、权力的支配,使语文课堂充满了生命力,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受益无穷,增强了自信,更加扬眉吐气了。
三、小组合作,共享硕果,方式营造亮点
根据我们学校学生的现状,改进课堂教学,最基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泰安长城中学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