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基础教育改革,推进高初学段有效衔接,4月2日上午,泰安长城中学联合迎春中学、南关中学,在迎春学校报告厅成功举办化学学科衔接教育教学活动。本次活动由迎春学校理化生教研组组长范勇主持,三校化学教师代表20余人参与,通过说课展示、评课研讨、经验交流等形式共探育人新路径。

聚焦课堂展风采 共研衔接新样态
活动以"元素"为主题开展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我校裴兆霞老师从多维度剖析教学内容,通过TCAM衔接教学模式,设计“概念解析—符号规范—周期表探究”三阶课堂,融入科学史与小组合作,引导学生实现初高中化学知识的螺旋式进阶,为跨学段思维迁移奠定基础。迎春学校谢莹老师立足初中化学课程标准,以元素发展及科学家故事引入,层层递进抛出系列问题,经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等环节,借助游戏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两节说课充分展现出两位老师各具特色的教学思路与教学风格,体现了初高中教学在知识维度、思维培养上的梯度衔接。

评课交流促提升 共绘育人同心圆
在评课研讨环节,三校教师代表均对两位老师的说课给予了高度评价,就各自学校的高初衔接教育展开深度对话。我校孙文萍老师以"氧化还原反应"和"气体制备"为切入点,系统阐释TCAM衔接教学模式,指出这一模式有效弥合了初高中化学学习的断层,不仅实现了知识的结构化进阶,更培养了学生工程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为跨学段核心素养培养提供了可操作的实践路径。迎春学校谢莹老师结合自身实际感受,阐述了高初衔接对初中教学的影响。南关中学刘文静在点评中充分肯定两校教师通过“模型认知”“分类思想”深化高初衔接的实践,并分享南关中学以集体备课、跨校教研强化衔接意识,同时指出需尊重学生探究中的开放性思维,避免知识绝对化,为科学素养培养留足发展空间。

制度创新强保障 协同育人启新篇
活动最后,相关负责人总结发言,充分肯定了本次活动成果,并对三校未来在教育教学领域的深度合作提出展望,如建立"三校联合教研共同体",定期开展学情分析会、教材比对研讨,推进教学案例库建设等工作。

此次高初衔接教育教学活动的成功举办,为三校教师搭建优质交流平台。活动打破学段壁垒、共享教育资源,为泰安市探索高初中一体化协同育人机制积累宝贵经验,为提升区域基础教育质量注入了新的动能。
撰稿:教务处 审核: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