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26日,刘树刚校长带领分管业务的校长、教务处、教科所主任、高一、高二、高三的级部主任、部分学科教研室主任、骨干教师一行20人到石家庄二中、衡水中学、杜郎口中学等省内外名校考察、学习。这次学习主要带着三个问题,一是教师队伍建设,二是教学常规的落实,三是新高考的应对。
这次学习之后,教科所及时下发了《泰安长城中学外出考察学习总结材料》(分考察情况简介、考察心得体会、落实考察的做法等三个
一、头脑风暴法的概念
头脑风暴法又叫“智力激励法”,被奥斯本借用形容与会者敞开思想、畅所欲言的精神状态。1939年,由被誉为创造工程之父的纽约BBDD广告公司副经理奥斯本(A.F.Osborn)制定,并成功的应用于实践。
二、头脑风暴法的基本原则
1、自由畅想原则
要求与会者敞开思想,不受任何已知真理、规律、条件的束缚,不受熟知的常识的束缚。要善于从多种角度或反面去考虑问题。要坚持开放性的独立思考,畅所欲言,敢于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
2、以量求质原则
奥斯本认为,在设想问题上越是增加设想的数量,就越有可能获得有价值的创造。一般说来,最初的设想不可能最佳。有人曾以实验表明,一批设想的后半部分的价值要比前半部分高78%。
3、延迟批评原则
据权威人士说:“推迟判断在集体解决问题时可多产生70%的设想;在个人解决问题时可多产生90%的设想。”可见这条原则的重要。
4、综合改善原则
奥斯本曾经指出:“最有意思的组合大概是设想的组合。”会议鼓励与会者借题发挥,对别人的设想补充、完善而形成新的设想。会后对所有设想还要作综合改善的工作。
5、限时限人原则
会议时间通常限定为30分钟到1小时,人数10人左右。如果时间太长容易使人疲劳、精神松弛。人数太多则不易集中,有些人发言机会少。
三、头脑风暴法的特点
1、信息激励,联想反应
在智力激励会上,任何一个人提出的新设想都构成对其他人的信息刺激,达到填补知识空隙、互相诱发激励的作用。研究者测试表明,在集体联想时,成年人的“自由联想”可以提高65%~93%。
2、竞争意识,活跃思维
在智力激励会上,每个人都想提出更多更好的主意,无意中便形成了竞争。心理学实验证明,人类有争强好胜的心理。而且在具有竞争意识的情况下,人的心理活动效率可增强50%或者更多。
3、无拘无束,热情感染
集体讨论能激发人的热情。人人自由发言、互相影响、互相感染,形成的热潮会突破固有观念的束缚,促使参与者最大限度的发挥创造性思维能力。
四、头脑风暴法的组织形式
头脑风暴法是集体创造技法,所以应该有一定的组织形式。主要包括确定会议的主持人、参加人、记录员、会议地址等。
五、头脑风暴法的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包括产生问题、组建小组、通知与会者会议的内容、时间和地点。
(二)热身活动
会前要进行一些小型活动,调节气氛。热身活动内容可多种多样。应使与会者很快的忘掉自己的工作和私事,形成热烈、轻松的良好气氛。
(三)明确问题
通过与会者对问题的分析陈述,使与会者全面了解问题,开阔解题思路。
1、介绍问题
2、重新叙述问题
3、选择最富启发性的重新叙述形式
(四)自由畅谈
按照会议原则,针对上述确定的问题进行畅谈。
(五)加工整理
1、设想的增加
2、评价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