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写在“随机听课”之后

[日期:2013-06-25] 来源:  作者:更捻余香 [字体: ]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出自《吕氏春秋·尽数》,亦作“流水不腐,户枢不蝼”。意指常流的水不发臭,常转的门轴不遭虫蛀。比喻经常运动,生命力才能持久,才有旺盛的活力。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动”的重大意义:生命在于运动,脑筋在于开动,人才也需要流动,宇宙间万事万物都在运动,没有运动就没有世界。同样,在思想发展过程中,“必须对现有的思想不断的进行批判和反思,不断坚持批评和自我批评,才能使思想不僵化不保守,保持活力和先进”。

     我觉得用这句话来形容我们学校的课改最恰当不过了,而我们组的导学案编制就是其中一个很好的例子。

      重复的话毋庸赘言,我们组的创新做法有:

      1、  简化课前案,凡是《非常学案》上有的内容绝不再在导学案中重复出现;

      2、  细化课堂案,将每一个大问题以答题思路的方式细化为2至3个小问题,既不琐碎,又能以此引导学生的学习探究思维,规范答题思路,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

      3、  改革课后案,将与《非常学案》有所冲突的练习题变为相关知识的链接,意在拓展和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

      4、  注重单元教学的整体把握,每个单元的第一篇文本的导学案中都设计了单元解读,每一节课的教学都围绕单元主题对学生进行知识和情感的渗透。

     除了在导学案的编制上进行探索,我们组在常规教学的几个方面也进行了尝试:

      1、  探索和编制“写作系列训练导学案”,将丰富的实例引入知识的陈述,带给学生直观的学习效果;

      2、  用各种形式开展课前积累活动,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争取“喜闻乐见的效果”;

      3、  坚持编辑、印发《2012级学生优秀作文集》,目前已印发四册(其中一册为优秀考试作文册);

      4、  举办语文知识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即将开展2012级语文报展评活动;

     ……

     以上的做法让我们组的语文教学走出了过去的固态教学,开创了如涓涓细流一般的新的教学思路。

     更加令人振奋的是,在今天上午历时2个小时的语文研讨交流会上,刘校长和办公室张主任都对语文学科的教学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刘校长的开场白换来了老师们会心的笑,他称今天的交流会是“少长咸集,群贤毕至”,指出本次会议仅做交流,并特别地将“推门听课”称为“随机听课”,将其目的确定为“沟通交流,以发现、学习的眼光,发现老师们课改中的亮点”。

      他肯定了每一位授课老师的课改意识,并对展示了个性特长的语文课表示赞赏,希望老师们能够在课改的大潮中继续努力,也为已经成为弄潮儿的老师鼓励加油。在听课之后,他称“中年教师有的身手不凡,有的如日中天,青年教师有的蓄势待发,有的已经脱颖而出”。这些话语令我难忘。

      在发言中,刘校长还提出了下一步的提升建议:

       一、 坚持课改的方向不动摇;

       二、 坚持语文学科的特性不动摇;

       三、 坚持百花齐放、一师一格不动摇。

     其中令我触动极深的是,刘校长与张主任一致强调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语文课堂应该是一个生命课堂,只注重语文的文学性,只强调知识的获取,而忽略语文的人文素养、人文情怀和人文精神是绝对行不通的。丧失了语文的人文性和社会性,语文课将不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文课。

     除此之外,还要重视对文本的深入挖掘。要解放思想,要扬长避短、取长补短。

     之后,语文教研室主任陈老师、教务处张主任也对语文教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张主任提到了“三个结合”,还说,数学的教学也可以借鉴语文学科的一些好的做法。

      最后,老师们就教学中的困惑和难题进行了热烈的交流。

      作为一位青年教师,我真的受益匪浅。我欣喜地知道,我曾经做过的尝试和我即将要做的尝试,都会让我在行动中获得改变。

      在申报年度创新人物的时候,我这样总结自己的教学创新点:

      一、多角度探索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关注团队意识,以小组为单位考核,促进学生整体发展,采用激励性评价,形成了“驽马”系列的小组计分机制,有效地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

      二、精心设计导学案,灵活使用导学案。

      三、开展实用有效的课前活动,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1、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前演讲活动,由学生确定主题,将“婚姻主持”“开业大典”“焦点访谈”“追悼会主持”等活泼的形式带入课堂,引导学生掌握实用文体的写作,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开展“知识就是力量”课前积累活动,请学生们自制课件,以知识竞赛的形式展示和学习语言知识。

      3、开展“王者归来”语文知识竞赛活动,巩固基础知识,引导学生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积累。

      4、开展“意象中文”活动,请同学们将文字的演变过程制作为课件,引导学生探究文字、喜爱文字,从而热爱中华民族的文化。

      5、制作语文手抄报,请学生就自己喜欢的主题进行资料的搜集、筛选和整理,以小组为单位,形成风格迥异、个性鲜明又有文化内涵的语文报,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调动了学生对于语文学科的学习积极性。

      6、开展“小老师”活动,大胆放手,充分利用组内成员的智慧,让学生体会当老师的乐趣。

      7、创办班级文集组织诗歌朗诵活动,在期末复习阶段建立“每日一测”,在组内互出题目进行测试。 

     尽管我没有能够被推荐,但是我明白,自己的这些做法正在接受时间的考验。我相信,不论它们的可行性如何,我都将会在这个过程中享受变化的美妙。

     期待这样和谐进步的语文交流会能够分阶段陆续召开。因为我们不能总是埋头死干,而是应该在交流中认识到自己的问题,从而努力改正。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wangyan | 阅读: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