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自求自得,感悟体验,探索新知

[日期:2010-10-09] 来源:  作者: 灵河绛珠 [字体: ]
    自求自得是我国古代优秀的教学法之一。孟子曾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即强调教学上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自求自得。

    孟子认为自求自得的好处是:有利于巩固,有利于积累,有利于应用。而如何才能自求而得之?孟子说:一要敢于怀疑,学会思考,“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二要循序渐进,譬如流水,“盈科而后进”,否则,“其进锐者,其退速”。三是由博返约,以求深造。

    在自求自得方面,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提出了“产婆术教学法”,又称“苏格拉底教学法”。这种教学法分作诘问和助产两步,以问题为先导,即向学生提出问题,让他们思考回答。设问多角度、多层次,以启迪学生思维,引导探究。如果学生回答错误,教师不要急于纠正,而是在此基础上继续设问,等学生意识到前后矛盾、纰漏百出时,“自知其无知”,然后教师引导归纳,摈弃错误,得出正确结论。

    在这里,苏格拉底注重启发诱导,而且运用了谈话法。他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现象和具体事物出发,设计提问,推理归纳,从而得出正确结论。亚里斯多德因此尊称他为“归纳法之父”,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逻辑学。

    自求自得教学法强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较强的自主意识与浓厚的学习兴趣中感悟体验,探求新知。如果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由于缺少体验和感悟的过程,从而很难具备实际的应用能力。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包括我在内,由于担心学生吃不饱,所以不停地灌输,给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机会微乎其微。结果教师辛勤耕耘,但是成果不尽人意。

    新课程明确规定:“注重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的自主参与、师生互动、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世界观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打破教学常规,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师生互动,努力实现课堂的有效性。在教学中,需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调动兴趣,让学生自觉参与课堂。

    新课改形势下,要让学生由“学会”转为“会学”,还要让他们由“要我学”转为“我要学”。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如穿插历史小故事、播放视频、背诵诗词、猜谜语等,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乐在其中,从而为进一步探求新知做好了铺垫。

    其次,情感引导,创设师生互动氛围。

    为使学生自求自得,需要创造一个和谐宽松的课堂环境。教师发挥自己的智慧,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学生沐浴在知识和艺术的海洋之中,与教师共鸣,与真善美对话,从而打开自己未来的一片广阔天空。

    第三,方法指导,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学中要渗透学法指导:指导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立足于实际,启发学生深入思考,探求事件或事物的规律;给学生适时地提供一些崭新的体验,少一些教条式的命令和灌输;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尽可能地创设思维拓展的空间,说思路,说方法,让课堂曲径通幽,生机勃勃。

    同时,教师必须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改革课堂结构,把“讲堂”变成“学堂”,把学生由“观众”变成“主演”,教师要发挥好“导演”和“演员”的作用。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自求自得才能使学生展现风采,才能够实现课堂的有效性。教师应运用教学机智,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师生互动,以教促学,以学促教,以学促学,让学生在自主、共鸣中感知觉悟、探求新知,让课堂在和谐、互动中妙趣横生,生动鲜活。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wangyan | 阅读: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