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2016级语文研究性学习活动总结

[日期:2017-01-06] 来源:  作者:崔琳 [字体: ]

11月至12月,我校举行了研究性学习活动,语文学科选取了《唐诗宋词中的秋意象》为研究课题。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在于:让组内成员充分了解意象中的思想感情,加深对“秋”的意象的认识,全面了解唐诗宋词中的“秋”意象,知道如何分析与应用,从而对如何分析诗歌进行规律性总结。同时,此活动能够有效培养和提高同学们的科学素养、创新思维意识、人文精神、自主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包括收集信息、自主决策、自主探究能力、动手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有利于促进同学们个性化的全面发展。

高一9班田树鑫、石家琪,10班白明月、孙丰淼等四位同学积极参与,在老师的指导下,分工合作,充分利用信息中心的网络资源和阅览室的图书资源,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了本次研究。在活动中,石家琪、田树鑫同学负责秋意象的分类研究,白明月、孙丰淼负责秋意象的应用研究,最后由白明月负责把搜集的语文资料进行整理归类,编写结题报告,并在比赛中展示。除了做诗词文本的研究外,几位同学还精心制作了调查问卷,将同学们对诗歌中秋意象的了解程度做了细致的梳理,使得研究更加有的放矢,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就活动整体而言,组内成员全程积极投入、热情洋溢。经过本次活动交流,成员们深入了解了秋意象,同时客观分析,探讨意象的含意以及探索分析和应用的方法,可谓一次生动有趣的语文研究。

在活动结束之际,四位同学写下了如下活动感想:“通过研究性学习,我们的学习态度更加严谨认真,在困难面前我们学会了坚持与忍耐,发扬了团结协作的精神,无论做什么,都会感觉到我们是一个团结的集体,我们发现自己遇事更冷静,处事也多了一份成熟。”由此可见,研究性学习并不是一项仅仅局限于“给课题、求答案”的活动,而是能够从中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探究能力,这种方法论的掌握所带来的影响将是长久的。不久之后,他们可能会忘掉秋意象的具体分类,但这种分工合作、团结一致、上下求索、科学求解的精神将会长存于他们心中,这样一来,我们的活动才能真正得到升华,也实现了最高意义。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wangyan | 阅读: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