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高中新课标生物教学建议

[日期:2009-12-15] 来源:泰安教研网  作者: [字体: ]

生物课程改革实施几年来,由于受学校条件、课程内容及教学时间等方面的影响,初中生物教学的某些方面存在与新课程方案不协调,没有真正达到新课程计划实施的要求,致使课程目标没有完成好,教学方式、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提高和倡导探究性学习与新课程理念的要求还有距离。为搞好高中阶段的生物新课程教学,特提出如下建议:

1.新课程理念要灌注到教学全程中。

生物课程的基本理念包括: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观察生活的联系。新课程教学中,思想上要不用新的课程理念充实头脑,不彻底转变教学观念和教育方式,课程改革就会流于形式,课程目标就难以实现。教学中要将新课程理念渗透到教学行为中,要更新教学观念,搞好教学设计,面向全体学生组织教学,课堂上要让全体学生真正扎实地开展探究性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教师要有效地把握课堂,让学生真正能够高效、有序地学习。

2.注重课程目标的落实。

生物课程的知识目标包括: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生物科学知识在生活、生产、科学技术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针对这些目标,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把知识目标一一完成好、落实好。

能力目标包括:实验操作能力和生物绘图技能;收集和处理图文资料以及其他信息的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在科学探究中发展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力培养的任务是相当艰巨的,只有从根本上转变观念改革教法,在新课程理念的主导下充分调动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或实践,能力培养才会有切实的措施作保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初步形成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观点;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增强振兴祖国和改变祖国面貌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并提高环保意识;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养成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勇于实践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认识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性质,能正确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关系,能够运用生物科学知识和观念参与社会事务的讨论;确定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要完成好这些目标,教学中要突出关注社会、关爱学生,引导学生关心社会关爱自己,加强生物学与实际的联系,增强社会责任感。

本次课改对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传统的观念和习惯的教法根本不能适应课改的形势,教师要深层次地转变教育观念,教师要注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如演示、辩论、模拟、专题讨论、项目设计等等。积极组织开展探究性学习,彻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的转变才能牵引出思维方式的转变,学习方式改变后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得到真正的张扬和提升。

3.高度重视课堂教学,深入挖掘教材。

课堂是教学工作的核心,高效、优质的课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最基本保障。课堂上要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把学生真正充分调动起来,让学生能主动地去寻求知识,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把时间得到高效地利用,切实提高课堂效率,在当前素质教育新形势下,课时减少很多,这样才能有效地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

新教材的设计中,有些结论、方法、概念需要分析教材、挖掘教材才能概括整合出来。有的知识在图中出现,正文中不讲,教学中怎样处置?这些都需要推敲。教材中的章首题诗、节首讨论、本节聚焦、相关信息、思考与讨论、资料分析、练习、知识链接、探究、调查、课外实践、科学前沿、科学史话、学科交叉、与社会的联系以及科学·技术·社会等栏目,是培养能力的活材料,要充分利用好消化好。

4.切实组织好探究性学习。

科学探究作为发现科学事实、提示科学规律的过程和方法,在科学教育中有重要的意义。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取一定的知识,还要使学生习得获取知识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亲历思考和探究的过程,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教师在组织探究活动时应注意:确立明确的教学目标,设计值得探究的问题或研究任务,创设民主的师生关系和求真求实的氛围。特别要指出的是,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应注意保护学生勇于探究的精神和自信心。教师要注意使课程内容问题化,引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寻找问题、解决问题。

5.要加强实验教学。

新课程特别重视实验教学,不仅实验的数量大大增加,而且有些实验内容渗透到教材知识和探究活动中。因此,实验教学是生物学科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我们要积极创造条件,克服重重困难开齐开足实验课,并且实验课要更注意实效,不仅是让学生完成实验,更重要的是通过实验切实提高实验技能并能学到生物学研究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生物科学素养。

教师在重视定性实验的同时,也应重视定量实验,让学生在量的变化中了解事物的本质。教师应向学生提供机会学习量的测定、实事求是的记录、整理和分析实验资料、定量表述实验结果等。

安全使用实验器具和实验药品是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技能,教师应强化实验安全教育,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爱护好实验仪器。

6.搞好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既要注重结果,也要注重过程,要灵活运用各种科学有效的评价手段。

①建议为每一个学生建立一个学习记录卡,加强过程性评价。学习记录卡主要项目包括:开学初学生学业基础的测试结果,学生的出勤情况,探究活动的参与程度,学生的课堂表现,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表现,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学生实验课表现的评价和完成实验报告的情况等,以备于综合评价。

②教师在不同的教学方式中采用不同的评价策略,既要注意检测学生的学习状况,又要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要对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条件。

③用纸笔测验检测学生知识目标的达成。纸笔测验仍是我们坚持使用的有效的评价方式,在制作纸笔测验试题时,要注意关注核心内容,重视生物学概念、原理的理解和应用,重视对学生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的考察。

④利用实验操作检核表,评价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⑤从多个侧面评价学生的探究能力,如提出问题和作出假设的能力,制定实验计划的能力,实施实验计划的水平和能力,阐述和交流实验结果与结论的能力等。

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评价,可通过观察学生的行为、调查问卷、访谈、学生自评和同学互评等途径进行。在建立的学生学习情况记录卡、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中都应该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评价内容。

7.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生物教科书是课程资源的核心,要充分利用。教师是最重要的人力课程资源,要加强校本教研,把教师队伍建设放在首位。强调教师间的合作,教师间要加强集体备课,充分交流教材教法,共同提高教学质量。要利用图书馆、资料室、生物园、生物学实验室、互联网及社区和家庭等资源,采取调查研究、小组活动、信息搜集整理等形式,把这些课程资源利用起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科学探究能力。逐步开发校本课程,形成有特色的生物校本课程体系。

 

 

泰安市教育局基础教研室  刘德荣

00九年十二月十五日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wangyan | 阅读: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