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读书心得(二)

[日期:2015-11-25] 来源:  作者:王娟 [字体: ]
                             谈《中国大历史》

       黄仁宇的著作均统筹于其“大历史观”之下。《万历十五年》是以大历史观分析明代社会之症结,而《中国大历史》则是以“大历史观”分析整个中国的历史进程。黄仁宇将浩瀚如烟的中国历史高度压缩,又与欧美史纵向比较,指出了传统社会不容产生现代经济体制的原因。《中国大历史》并不是一本如《国史大纲》那样的通史著作,而是从技术的角度分析中国历史的进程。何为“技术”?即是黄仁宇不厌其烦提到的“数目字管理” 。黄仁宇认为中国传统社会缺乏数目字管理才导致无法产生现代型经济体制。黄仁宇治学以综合为主,主张从技术的角度看历史,而不是从道德的角度检讨历史。《中国大历史》正是黄仁宇从技术角度统观中国历史的代表作。 
      《中国大历史》全书采用章节体勾画了从夏代至今五千年历史的轮廓,着重探讨了中国历史的统一与分裂和朝代的兴衰更迭两大问题。黄仁宇依据经济赋税体制的不同将中国历史分为三个帝国时期,即秦汉帝国,唐宋帝国,明清帝国。三大帝国是统一时期,是中国历史的大趋势,分裂只是暂时的。 
       对于中国历史的统一与分裂问题,黄仁宇的观点与以往不同。在书中他强调了地理因素对历史进程的影响,从土壤、风向和雨量分析了中央集权的形成与发展。“易于耕种的纤细黄土、能带来丰沛雨量的季风,时而润泽大地、时而泛滥成灾的黄河,是影响中国命运的三大因素。”战国时,“葵丘之盟”提出各国不得修筑有碍邻国的水利,不在天灾时阻碍谷米的流通,但各国不遵盟约各行其是,水害难以有效治理。治理时常泛滥的黄河必须全流域通力合作,需要由强有力的统一帝国来执行。否则一遇黄河泛滥,哀鸿遍野,战争在所难免。战争必然导致土地的兼并,而后由秦始皇完成最终的统一。促成中国统一的另一地缘因素是北方游牧民族对中原地区的长期侵扰。气候不利时,北方游牧民族经常南侵,中原国家忙于自身兼并而无力抵抗。面对游牧民族的入侵,中原国家在国防上也必须依靠强有力的中央集权政府。三大帝国间隙,中原没有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必然遭致北方少数民族的烧杀抢掠。而帝国的末期由于朝政的腐败国家、实力下降导致中央政府威权的降低,游牧民族便会乘虚而入。 
       关于朝代的兴衰更迭问题,黄仁宇的探讨贯穿全书,从赋税、吏治等方面作了分析。朝代兴起之初,由于统治者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在赋税徭役上对百姓的盘剥较轻,但是随着由此而带来的经济恢复、生产发展,王朝统治者必然不会满足于现有的掠夺,必定会逐步加重赋税。即使中央政府规定的赋税较轻,但是地方政府巧立名目、横征暴敛,激起政府和民众的对立在所难免。“民穷的根本原因不在国家的赋税过重,而端在法律的腐败和政府的低能。国家的税率低,受惠者并非农民,只是鼓励了大小地主加重剥削以及官僚乡绅额外加征。”赋税问题侧面反映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问题。如何控制地方?唐之前及唐初,国家通过均田地,让农民获得部分土地的用权,限制了官僚贵族地主的土地兼并。而如果土地兼并严重,必然导致农民的破产逃荒,造成国家户数的减少,进而使得国家赋税难以征收。王朝初期,国家通过均田地打击地方社会力量,维护中央威权。“然而随着人口的增加和流动频仍,上述制度(均田制)渐渐无法适应日趋复杂的地方事务,结果使地方自行摸索治理之道,而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则日渐削弱。” 
       以上两个问题,是《中国大历史》一书探讨的主线问题。但是黄仁宇的写作此书的目的在于向初学者(对中国历史感兴趣的外国人)介绍中国历史,因而更侧重于用特殊的视角讲述历史。他自说此书注重想象,不注重机械式的记忆,写那些能够引起作者和读者共同好奇心的。 
      全书写到明代,作者的视角便转移到为何传统社会无法产生现代型经济体制,黄仁宇曾说,他对于近代中国的研究都是基于晚明。因而本书写明代时也破例用了两章的大篇幅。两章的标题即给出了明朝的定性:《明朝:一个内向非竞争性的国家》和《明朝:一个停滞但注重内省的时代》,黄仁宇认为明代是居中国历史上一个即将转型的关键时代,近代中国的衰落是从明朝开始的。 
       对明清历史,该书的着眼点仍是财政与税收。黄仁宇不同意资本家在明代产生的说法(称中国在明代已有了“资本主义萌芽”实无意义,这等于说一个小孩子不称他为小孩子,而勉强叫他“预备成人”了)。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经济制度仍难突破。明代商业虽然出现较大程度的发展,但是缺乏继续发展的潜力。黄仁宇比喻道:16实际末叶的中国,颇像一种玉制的装饰品:从美术的角度看有它本身之完满,可是在结果的方面看来实为脆弱。国家的前进受着落后的制度与法律的限制。 
      黄仁宇认为1800年是一个瞻前顾后的基点。“公元1800年前后,西方人因为工业革命的成功,促进了文明大跃进,也开启了现代国家的序幕;但同时期的中国,虽然出现实用主义学说,却因改良的科技武力仍然屡战屡败的经验,以及往后一连串的文化罹难与退却(文化大革命),致令‘*************’迟至20世纪才出现。” 
       鸦片战争之后,危机越深,改革呼声越高,鸦片战争战败的影响便是图存。从鸦片战争到自强运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便是在危机与改革不断深化的情形下,前赴后继,犬牙交错。而甲午的挫败,使得清廷颜面扫地,民族自信心尽失,列强对中国的瓜分加剧,知识界变法图强的主张高涨,保守派、改革派、革命派三种势力互相激荡,传统的制度、思想、文化等方面终于产生的了激烈的变化。民国成立,但是新旧体制无法衔接,中国陷入军阀割据的混乱局面。五四运动,是中国青年自行着手寻觅的一套救国方式。 
       全书末尾,黄仁宇探讨了资本主义与*************的关系。他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历史构成,以此反观中国历史。黄仁宇站在他的角度,不认同中国之后所建立的社会主义,从西方眼光看来,中国自相矛盾的情形很多,那些对意识形态死硬不肯放松的人,只是把“马克思主义”倚之为自身安全的保障。 
       这本书是黄仁宇以往关于中国历史论述的总和。黄仁宇的本意即是能使此书接近初学者,让他们了解中国历史。然而由于黄仁宇独立的立场、独特的视角,使本书具有不同于其他同类著作的风采。黄仁宇对历史的切入点也完全不同于传统史家。 
       总之,初读黄仁宇的著作,会为其所创的新词犯难,无法理解,但是通读完其著作之后便会对这些新词有自己的见解。《中国大历史》一书中所提到的“数目字管理”“潜水艇夹面包”等都是在他以往著作中多次出现的,有的人便借此批评他卖弄概念,也有人批评《中国大历史》过于强调财政税收制度,忽视了文化的力量。其实,黄仁宇并没有忽视文化的力量,书中对每朝每代的文化业都作了简要的概述,只是文化并不是此书探讨的核心,他开篇即表明是要从技术的角度分析历史。佩服此书,是缘于黄仁宇对历史的概括综合之强,对史料的采用弃舍之当。对于这样一部让人入门的书,其实也并非只有初学者才适合读,那些饱学之士、埋头于历史细枝末节的人,也该看看这部“大历史”。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wangyan | 阅读: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