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沉下心来,仔细阅读了王校长推荐的2015年第四期《人民教育》,这一期是“生本教育:课程与教学再造”专辑。
以“生本教育”切入,众多教育专家从课程组织、教学形式、前置研究、实践活动、课程整合等不同角度阐释了课程改革的思路,强调了“课程与教学再造”的必要性。
读了这些精彩的观点和言论,我深受触动。迄今为止,课程改革伴随教育发展有十几年了,一路走来,每一步无不浸透着探索者的思想智慧,无不浸透着教育工作者的辛勤汗水。改革给学校带来了新气象、新面貌,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上演绎着生命的活力与风采。
我们也应该看到,改革有时停留在较浅层次上,有的课堂还没有完全摆脱“师本、本本、考本”的范围。改革故步自封,没有超前意识,没有课程理念,不尊重教育的本质......这一系列问题成为改革继续前进的严重障碍。
要想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找到教育的根基,即尊重学生的需求、遵从个体生命成长的规律。华南师大教授郭思乐阐述了教育的“图腾”——教和学的关系,其实是“老农和小苗”的关系,而不是“工匠和产品”的关系。古希腊教育家普罗塔格拉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把作为人的独特本质的创新精神释放出来,使其成为能够自觉、自由创造的人。”如何变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使学生主动并且快乐地学习与实践,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永恒的话题,也是课程与教学再造的基本途径。
为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有效,教师需要在学生学习的核心之处做文章。那么什么是学习的核心?郭教授有这样的论断:学生“思想的发生处、知识的形成处、情感的涵育处、德育的生唱处”。教师要在这些关键点创设情境,为学生思维的拓展、情感的升华提供广阔的空间。
郭教授说,“我们的课程与教学再造,是要走一条发展素养来提高学习质量的道路,也是素养出成绩的道路。”素养的提升离不开素材的浸润,优秀的教师善于用自己的慧眼发掘、选取适合学生阅读的素材,引导学生研究、思考与感悟,从而形成素养性的知识与能力。
在谈到生本课程资源的建设与开发时,广东省广州市骏景小学陈武老师强调了课程“三化”原则,即课程本质化、课程活动化、课程综合化。其实说到底就是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一定的活动,让学生在研究中学到知识、提升能力和素养、整合部分课程。郭教授批驳了“语文分析”现象,主张用“语文实践”代替“语文分析”。我想,对于任何一个学科的学习,都需要用一种“实践”的方法去引领,用研究的眼光去探寻,用联系的观点去建构。
在这个专辑中,很多专家和教师提到了“前置性研究”(即课前布置的研究任务)。学生自主预学与研究,这无疑给课堂教学打开了绿色通道,使学生更加好(三声)学与好(四声)学,激发了求知欲,提升了探究问题能力。
总之,生本教育使学生在体验与实践中成为学习的主人,走向自主发展的道路。由此形成的生本课程体系,成为浸润学生生命的源头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