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课堂教学的研究有了支撑。
平时我们备课,课堂教学设计,基本是依据课标、教材、教参,再考虑学生情况。怎么实用,怎样效果好,就怎么来,没有做更深层次的思考和研究,久而久之,就有了平庸和困惑的感觉。听了专家的报告后,突然觉得平时的教学思考有了理论的支撑,很多方面产生了共鸣,确认了思考的有效性和方向性是正确的,是有深度内涵的。
简要摘抄:
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华东师大
有向开放、交互反馈、聚焦生成 ——叶澜《新基础教育》
教学的过程一定是人际互动智慧碰撞。因为教育需要两个过程:一个是认知发展和概念建构的过程,另一个是集体形成集团思维的过程。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看法,产生认知矛盾,推动集团思维不断递进。没有思维碰撞,教育就无法完成。
——钟启泉 《教育话题混乱,源自缺乏常识 》,《上海教育》
反馈被称为“学习的生命线”和“冠军的早餐”,给学生高质量的反馈是教师的核心职责之一,也是学习性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
——(英)伊恩·史密斯
“思维碰撞”课堂是以教学问题为资源,思维对话为载体,交互反馈为保障,能力评价为机制,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公民课堂。
——张志勇《培养独立的人:“思维碰撞”课堂教学的价值认识》
对话平台:即在传统的“师先讲、生后做”之间插入一个如同伴讲解、小组交流、学生板书、成果展示、练习互查、操作演示……等互动环节,搭建起一个师生、生生对话平台,这就是
优质问题(优质课堂的基本前提)的观察角度是:能否引发认知冲突和思维碰撞?是否利于思维对话和深度学习?是否经过课程整合和生本化设计?
主题活动(提高课堂效益)的观察角度:是否围绕主问题有计划、分步骤、递进式展开?听说读写是否关注到批判性思维特征?
介入评价(提高问题解决和活动质量)的观察角度是:是否是针对主问题解决制订的评价量规?是否能促进学习活动的有效性?是否是利于自评、互评、师评和家长评价?
江苏省常州市华罗庚实验学校党总书记
我陷入沉思,课改这些年,我们做了哪些尝试和研究,成型的收获呢?
二、成功属于用心、勤奋的人
山东省特级教师、教育部首批中小学赴美访问学者王晶华老师的成长经历深深震撼了我,参加工作时在一所普通高中里,是一名普通的地理教师,凭借自己的勤奋、用心、坚持不懈的追求了不一样的教育人生,她用五年时间做成初中、高中教材配套的多媒体课件,被出版社选中并出版。她“恶补”英语通过考试,成为教育部首批中小学赴美访问学者,访问期间不局限于自己分工的工作,多角度观察,做好每天的手记,回国后出版社主动找到她出版了《美国学堂记》《携智慧和阳光漫步》,她还考取了研究生,毕业后为了教育教学研究,又回到了曾经的高中,她从远程研修成员,变成远程研修课程专家团队的一员,多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省市一等奖。
相比自己的人生,诙谐的太多了。
三、不懈追求完美的教育人生
专家们的工作实践给了我们启示,教学中的问题即课题,以课题的研究带动教学的研究,这给我们工作室如何开展工作指出了明确的道路。
真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只有不懈的追求。
拟稿人:邵秀贞
审核人:刘庆良